公安民警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职责,公安机关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警察职业是一个高风险职业。从事公安工作的民警,其心理状态由于自身或者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所受到的影响,超出了其心理承受能力范围,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部分公安民警由于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往往言行举止失当,少数人甚至心理失控、违法违纪,造成悲剧性后果。至此,建立公安系统心理服务中心尤为重要。公安系统心理服务中心以个体心理咨询为主,重点放在与警务活动有关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如枪击、救灾、处突、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形式有电话咨询、网上咨询、面询、函询。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健全警务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机制。根据《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全国省级和警力超过3000人的市级公安机关设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全面展开。
一、心理服务中心主要任务
公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在公安机关一线的警察建立起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危机干预“三位一体”的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为广大民警、辅助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素质普查、加强心理疏导、强化心理训练、开展心理素质测评、建立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等。
二、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工作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的工作理念
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1、心理服务中心建设原则
由于公安系统本身的特殊性,健康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为广大的一线民警,辅警及其家属,因此建立独立的心理服务中心并加强对其建设及运营的管理十分必要,对提升广大公安干警群体的心理健康,加强公安系统履职能力建设,及强化民警心理素质,降低民警自身安全风险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2、心理服务中心布局要求
公安系统心理服务中心的设置地点要安静,有窗的房间,能满足来访者对窗口的心理要求,减少对封闭空间的压抑感,从而改善空间的开放性。
3、心理服务中心人员组成
公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应至少有1-2名受过系统培训的专职心理咨询师,服务中心配备的其他人员应为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民警,或具备心理咨询相关专业背景的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在来访者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要及时做好心理测评档案,为后期的进一步疏导做好预案。心理咨询师应做好来访者对于项目抵触情绪的应急措施。
4、心理服务中心功能划分
1、接待室
接待室是心理咨询师日常办公和用来接待来访者的场所。公安系统心理咨询室接待室目的是为来访的公安干警放松紧张情绪,舒缓心理压力,宣传心理知识教育,为心理咨询中后期的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2、心理测评室
心理测评室是通过客观、全面、科学的方式了解公安系统个人的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等心理特征,可以为心理咨询或治疗提供参考,帮助人们查明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辅导、咨询或治疗。
3、个案咨询室
个案咨询室对来访的公安干警进行个体心理面谈辅导服务的主要场所。个体辅导能有效的帮助来访者敞开心扉,倾诉内心。
4、减压放松室
减压放松室用于开展来访者个体情绪减压,情绪放松训练的主要场所。通过音乐诱导,辅助按摩,生物反馈技术,针对公安干警开展有效地放松减压,帮助其减轻工作和生活压力,教会公安干警自主有效地自助式放松,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5、情绪宣泄室
情绪宣泄室目的是让其在安全、受保护的空间中,通过与宣泄设备的人机交互过程中,尽情释放心中的不良程序,达到身心的放松,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 由于公安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艰巨,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公安系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建设需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推动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快速发展。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7:00
联系人:孙经理
手机:13151060482
邮件:njhopes@126.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康正路8号12-1